管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本刊专稿

  • 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大关系——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

    李晓西;赵峥;李卫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是政府管理主导的传统治国方略的根本性的升级,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国家生态治理的一条主线。本报告认为,在构建和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与民众的关系、各级政府之间(包括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2015年05期 No.2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3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2 ]

国研论坛

  • 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

    刘培林;贾珅;张勋;

    成功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的追赶进程呈现三方面典型事实:经济增长速度的时间分布呈现倒U型轨迹;为期20~30年的"平台期"内,生产率水平和人均物质资本拥有量快速提升,但资本产出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快速产业升级和剧烈而迅速的结构变化。我们首次在文献中将这些典型事实概括为"追赶周期"。目前大量文献把收敛解释为"转移动态"路径上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这无法和追赶周期过程中的典型化事实相容。我们在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一个反映后发经济体技术进步特点的机制,以更好地解释追赶周期。追赶周期在形成机制、持续时间、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周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追赶周期不同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2015年05期 No.260 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为买房而储蓄——兼论房产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

    范子英;刘甲炎;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于高位,并且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同期的住房价格也快速上涨,为买房而储蓄是储蓄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动机。本文利用2011年房产税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首先估计了房产税对不同类型住房价格的影响,进而估计房价对试点城市的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房产税对住房市场产生了结构效应,由于此次改革对不同类型的住房设定了不同的免税方案,因此在大面积住房价格下降的同时,试点城市小面积住房价格反而上升;这种结构效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储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发现试点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储蓄率因此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并且我们还发现低收入群体主要是通过压缩衣着和交通通信支出,来提高其储蓄率水平。因此,本文不仅验证了住房市场对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还揭示了房产税改革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

    2015年05期 No.260 18-27+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1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4 ] |[阅读次数:2 ]
  • 信贷市场有限竞争环境中财政引发的国有部门投资的宏观影响——基于扩展RBC模型的研究

    郭杰;郭琦;

    本文通过引入金融中介,并将全社会生产分为国有与民营两部门,在扩展的RBC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信贷市场有限竞争环境中财政引发的国有部门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建立带有金融中介的两部门RBC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刺激国有部门的投资需求,将使得金融中介改变对该部门的利率水平,从而扩大对该部门的资本供给;并且这种利率波动将传导至民营部门,导致金融中介对民营部门资本供给减少,进而降低民营部门的投资水平,最终改变宏观经济信贷资金分配结构与消费水平。

    2015年05期 No.260 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 ]
  • 非正规金融、利率双轨制与信贷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杨坤;曹晖;孙宁华;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2015年05期 No.260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3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3 ]

中国就业·分配论坛

  • 工会改善了企业雇佣期限结构吗?——来自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

    魏下海;董志强;金钊;

    企业的雇佣期限结构(长期雇佣、短期雇佣和临时雇佣的各自占比),直接关系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稳定性,在这其中,工会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文利用最新一轮(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工会可以显著改善企业雇佣期限结构,即增加企业长期雇佣占比,减少短期雇佣和临时雇佣占比。并且发现,工会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集体发声直接影响企业雇佣,二是通过与基层党组织的协同引发党政关注迂回影响企业雇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雇佣及其带来的就业稳定性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表明工会在这方面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05期 No.260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3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9 ] |[阅读次数:2 ]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 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

    冒佩华;徐骥;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现有的农地制度备受争议。本文认为,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促进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它的推广将使现有的土地制度得到完善,从这一视角研究农民收入问题可以填补已有文献的空白。本文借助2000年和2012年的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平均处理效应(ATE)和受处理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方法,实证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土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在平均意义下土地流转能使任意样本农户家庭和已流转土地的农户家庭的收入分别增加19%和33%。本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鼓励和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可能是促进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和完善现有农地制度的一个新途径。

    2015年05期 No.260 63-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5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8 ] |[阅读次数:3 ]
  • 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

    本文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探讨了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在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决策中发挥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信任变量、剔除老年人样本或控制村庄固定效应之后依然成立。(2)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男性农民、女性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意愿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随着农民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改善,人际信任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逐渐不显著,制度信任则依旧能发挥作用。(3)村级治理机制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新常态下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并对推进我国循环农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15年05期 No.260 7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7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6 ] |[阅读次数:7 ]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管制与创业——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陈刚;

    严格地政府管制不仅扭曲了市场信号,而且提高了创业活动的成本。使用4期CGSS调查数据,本文系统评估了政府管制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个人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样本城市的政府管制指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个人的创业概率将会降低1.68个百分点左右。同时,政府管制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总体而言,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个人从事"自我雇佣"的创业概率,但并未显著降低"自己是老板"的创业概率。另外,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低社会网络组"和"低收入组"的创业概率,但并未显著降低"高社会网络组"和"高收入组"的创业概率。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可能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创业活力,而且有助于平衡各群体间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社会公平。

    2015年05期 No.260 89-99+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9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9 ] |[阅读次数:2 ]
  • 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内容结构与测量

    张正堂;李瑞;

    高绩效工作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很丰富,但是其内容结构和测量方法并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在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及相关概念的内涵比较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本领域187个样本文献中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内容结构与测量方法进行结构化梳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现有研究对HPWS测量的内容结构包括单维、双维和三维等多种方式;HPWS测量的题目数差别很大,所含实践最少为3项,最多21项,平均为8项;不同学者对于同一个人力资源实践的内容界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HPWS的测量方法包括HR实践的存在与否、HR实践的覆盖范围、员工感知的程度、HRM系统强度4种。论文还分析了HPWS的内容结构和测量在不同行业、国家(或地区)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并将这一研究结论和过去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最后,论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HPWS内容结构与测量的影响因素。

    2015年05期 No.260 10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6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5 ] |[阅读次数:1 ]
  • 不可承受之重:公司高管婚变的经济后果研究

    徐莉萍;赖丹丹;辛宇;

    近年来,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高管婚变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事件。本文以截至2014年底发生高管婚变的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高管婚变对公司治理、股票价格表现以及公司绩效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婚变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改变了股东的排位顺序,进而影响离婚高管在公司的地位、任职,引起公司董事会变动,并可能造成大客户的流失。(2)市场对高管婚变的短期反应偏负面;在离婚为市场所知后第1天,平均非正常收益率为-0.75%,随后坏消息逐渐被市场消化。(3)高管婚变对公司绩效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管离婚后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股票估值水平下降、股票波动加剧、资本支出减少、负债水平降低。(4)高管婚变的经济后果因高管特征以及离婚交易安排而异。女性高管离婚以及股份均分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高;正职高管离婚和第1大股东离婚的经济后果更严重;而签订表决权委托协议可以部分地降低高管婚变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015年05期 No.260 117-13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7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2 ]
  • 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可以提升公司价值吗?——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邵帅;吕长江;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保护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实际控制人选择直接持股上市公司,本文试图分析这种新生的持股方式能否降低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公司价值。我们通过对2004~2012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人直接持股公司比金字塔结构公司具有更高的会计业绩(ROA和ROE)与市场业绩(Tobin’s Q),并证实了直接持股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价值的3种路径,即直接持股公司发生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概率更低,实际控制人更愿意长期经营;大股东占款比例与关联担保发生概率更低,大股东侵占减少;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能够激励其更加关注公司业绩及市场价值。本文从股权安排的视角发现了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给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拓宽了两权分离理论的研究框架。本文的结果对未来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安排与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2015年05期 No.260 134-14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9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5 ] |[阅读次数:1 ]
  • 退出威胁能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吗?

    姜付秀;马云飙;王运通;

    已有文献认为,大股东的退出威胁可以缓解股东经理人利益冲突,降低经理人的代理成本。本文基于新兴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特征,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大股东的退出威胁是否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以股权分置改革事件作为退出威胁的替代变量,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提升了企业业绩。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当其他大股东退出对控股股东财富的影响更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更高)、退出更可信(持股比例相对于控股股东更少)以及处于对控股股东外部约束更差的环境下(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其退出威胁更为有效。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退出威胁还加强了经理人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即缓解了股东经理人的利益冲突。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大股东的退出威胁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来自于新兴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2015年05期 No.260 14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8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0 ] |[阅读次数:3 ]
  • 高管与员工:激励有效性之比较与互动

    陈冬华;范从来;沈永建;

    高管和职工皆为企业价值创造者,皆是重要的须激励的人力资源。已有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高管激励的研究,研究职工激励的少,更加缺乏将两者加以结合进行研究的。对于激励高管还是激励职工哪个更有效,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有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对两类人力资源的激励效果比较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和职工薪酬均对企业业绩反应敏感,并且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职工,说明两类激励对未来业绩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职工对企业未来业绩的积极作用高于高管;高管与职工薪酬变化同步性越强,对未来业绩的积极作用越明显。本文首次研究了高管与职工激励效果的比较及其互动关系,拓展了激励领域的研究。

    2015年05期 No.260 16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4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7 ] |[阅读次数:4 ]

  • 中国家庭金融论坛(2015)征稿启事

    <正>家庭金融作为微观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住房资产和金财富、负债和信贷约束、收入和支出、社会保障和保险、代际转移支付、人口特征和就业、支付习惯等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时期,进行有关家庭金融的学术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于2011年在全国25个省6380个县的320个社区,采集到8438个家庭的

    2015年05期 No.26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第10届学术年会(2015)征文启事

    <正>第10届学术年会将由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主办,西南大学、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西部发展专委会、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联合主办,拟于2015年6月15~16日在中国重庆西南大学(www.swu.edu.cn)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新型城镇化与西部大开发",现面向海

    2015年05期 No.260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