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本刊专稿

  • 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筑牢两国关系基石

    陈元;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深化合作是应对政治和安全挑战的需要,实现各自发展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规模相对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提升相互投资规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要增进共识,扩大战略和利益的契合点;把握重点,进一步拓展关键领域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金融合作的带动作用;多方合力,促进多层次的沟通交流,以中俄经贸合作的硕果,带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2015年01期 No.256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 纵向财政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职能优化——基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拟自然实验分析

    贾俊雪;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省直管县这一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削弱了省以下的协调机制而强化了辖区间财政竞争。

    2015年01期 No.256 7-17+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8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7 ] |[阅读次数:1 ]
  • 渐进预算与机会主义——转移支付分配模式的实证研究

    汪冲;

    我国转移支付分配呈现何种模式?本文通过纳入预算软约束代理(工具)变量的协整模型研究了转移支付分配的渐进预算观点和机会主义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分配总体表现为基数加上与地方财政收支挂钩的边际性增长的渐进预算模式;(2)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自主筹资产生负面激励和支出扩张效应;(3)相比较于筹资负面激励,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的支出扩张所受到的限制更少;(4)机会主义影响尚无法取代渐进预算进程,但是,转移支付造成的约束软化作为一个显著短期扰动构成了渐进式分配的增量要素。在突破现阶段政策均衡和间断性平衡的改革中,应重视政策与预算决策机制的调整以及针对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问题的机制设计。

    2015年01期 No.256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中国区域经济论坛

  • 大都市区外来人口居住地选择的区域差异与尺度效应——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刘涛;曹广忠;

    基于住房供给—需求关系,本文从就业机会、房源供给、宏观区位和交通便利性4个维度构建了外来人口在都市区内部的居住决策和空间分布的解释模型,并将区域差异和尺度效应纳入模型。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区位决策和空间分布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住空间一体化或职住临近是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特征。近郊区是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空间格局主要受到房源供给的限制,而与本地的就业机会和交通条件关系有限。城市产业的郊区化促进外来人口向远郊区聚集,进入了明显的远郊化进程;尤其随着地铁网络的延伸,远郊地铁站附近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区。远郊区和偏远地区的区县中心对外来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依托村镇本地的就业机会而就近居住是这些地区外来人口居住决策的主要方式,县乡道及一般道路通达性较好的地区因此成为产业发展和外来人口集聚的优势区域。

    2015年01期 No.256 30-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3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自然条件、行政等级与中国城市发展

    王垚;王春华;洪俊杰;年猛;

    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自然条件以及行政等级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以中国1985~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构建有序响应模型(Ologit)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越的自然条件、较高的行政等级能够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行政等级优势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模式,另一方面也从理论与实证上证明了宜居环境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5年01期 No.256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4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8 ] |[阅读次数:1 ]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 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高吗?

    王建国;李实;

    本文基于最新的2011年和2012年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主要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比小城市高,但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水平更高。其次,城市规模扩张能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农民工工资对城市规模的弹性系数在4.0%~4.2%之间,但该系数明显低于已有文献报告的城市当地工人的相应系数。最后,综合考虑到城市间的工资、生活成本和便利性差异等,农民工从大城市获得的真实实际工资或效用水平更高。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性障碍,将使得农民工更受益于大城市。本文控制了农民工潜在的城市选择性偏差,克服了当前城市规模的潜在内生性。

    2015年01期 No.256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6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村资金净流出的机理、规模与趋势:1978~2012年

    周振;伍振军;孔祥智;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城乡之间资金流动的机制、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第一,1978~2012年内,通过财政、金融机构以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大约净流入资金26.66万亿元(以2012年价格计算)。第二,在1994年以前,农村资金外流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农村资金净外流速度放缓,但整体规模依旧庞大。第三,在不同历史时期,3个资金流动渠道对农村资金净流出的贡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前(1978~1993年),绝大部分的农村资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流出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的15年内(1994~2007年),农村资金主要通过财政系统外流到城市;近年来(2008~2012年),随着农村金融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成为了抽离农村资金的主力军。我们的研究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仍然处于向农村抽取资金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应当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上来并对农村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支持其发展。我们给出的建议是调整现有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建立普惠型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2015年01期 No.256 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7 ] |[阅读次数:0 ]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

    杨洋;魏江;罗来军;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将从资源获取和信号传递的角度来剖析不同所有制企业如何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政府补贴有效性的调节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与所有制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低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所有制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

    2015年01期 No.256 75-86+9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45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87 ] |[阅读次数:15 ]
  • 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

    尹志超;宋全云;吴雨;彭嫦燕;

    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影响。本文发现,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显著推动家庭参与创业活动,并显著促进家庭主动创业。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知识主要通过改善家庭借款渠道偏好、提高家庭正规信贷需求和正规信贷可得性以及改善家庭的风险态度来降低金融约束等对创业精神的抑制作用,进而提高家庭创业意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大力普及金融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家庭创业精神、增进家庭福利水平,还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健康运行。

    2015年01期 No.256 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0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9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

    贾良定;尤树洋;刘德鹏;郑祎;李珏兴;

    本文选择6个国际管理学界公认的、合法有效的理论体系为案例,其中4个理论的提出者为西方学者,2个是华人学者。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对话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探究管理学理论构建的社会化活动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理论体系形成是一个由个体学者思索开始,到学术团体整合,再到学术社区辩证的动态、跨层次对话过程。学者通过唤醒性修辞,引起他人对新理论的共鸣,推动学术社区对新理论的检验和修正,最终成为合法有效的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不仅要求学者个体善于理论创新,而且要求学者群体以及整个学术社区建立对话平台,对理论进行不断地讨论、检验和完善,从而从中涌现出一些或一批合法有效的中国管理理论。

    2015年01期 No.256 9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7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 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

    汪昌云;武佳薇;孙艳梅;甘顺利;

    本文选取2009~2011年间沪深IPO公司为样本,系统地研究了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对于IPO一级市场定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在提高IPO发行价的同时,降低了IPO抑价水平,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公司在上市造势期内的媒体新闻报道每增加1篇,其IPO抑价率平均会降低0.3%左右。进一步,我们发现,媒体关注度对首日换手率无显著影响,表明媒体提高IPO定价效率主要依赖其信息传播作用,而非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来实现。本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能有效借助媒体这一信息传导渠道,适时主动地释放公司定价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

    2015年01期 No.256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0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2 ] |[阅读次数:3 ]
  • 股东—经理代理冲突与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陆正飞;胡诗阳;

    董事分为独立董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以往的研究多关注独立董事,然而直接由大股东和其他重要影响的股东推举委派的非执行董事可能更独立于管理层。因此,相比于独立董事,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的治理效果或许更好。本文首先考察了董事会中3种不同类别董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董事会规模和非执行董事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进行的盈余平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股权制衡度高时,非执行董事对盈余平滑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相比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下非执行董事对盈余平滑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关于董事会独立性以及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学术文献,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

    2015年01期 No.256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8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7 ] |[阅读次数:2 ]
  • 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本文基于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的视角考察我国企业是否存在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结论显示:企业政治关联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且这一负面效应大约会持续到企业获得政治关联后的第三年,从而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政治资源诅咒效应。其次,我们分析了政治资源诅咒的作用机制,发现政治关联会通过降低市场竞争、助长过度投资等影响企业创新,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乏力、资源分散并产生挤出效应。最后,我们考察了创新与企业未来业绩敏感性以及政治关联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发现政治关联也弱化了技术创新与企业业绩敏感性,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即政治资源加剧了企业粗放式发展,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并最终无益于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2015年01期 No.256 13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64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68 ] |[阅读次数:25 ]

理论述评

  • 科学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学术

    徐淑英;

    <正>(一)引言在本文的开始需要做两点说明。第一,从题目看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科学哲学的文章。实际上不是,因为我还不具备科学哲学家的资格。本篇讨论的是我在过去20年里听到、看到、经历过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我希望加入到这个讨论中,将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付诸笔端。我们谈得越多、写得越多,就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改变要从公众了解问题的严峻性开始,只有获得足够的关注,最终才有可能触发引爆点(Gladwell,2002;

    2015年01期 No.256 15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3 ]

会议综述

  • 大变革时代的东方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第十八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观点综述

    苏宗伟;范徵;苏东水;王风华;

    "第十八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以"东方管理理论与实践——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与会者围绕"中国‘东学’四十年的探索"、"东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东方管理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与创新"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东方管理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相互促进,交互发展,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2015年01期 No.256 164-166+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新春寄语

    李克穆;

    <正>新春伊始,气象维新。值此新年之际,我代表《管理世界》杂志的全体员工,衷心祝愿多年来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读者、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2015年01期 No.25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欢迎进入中山大学—珠海华发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正>中山大学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经中山大学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11年11月批准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管控模式选择及营销管理等作为研究方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为博士后研究

    2015年01期 No.256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5年亚洲金融学会年会征文启事

    <正>(一)征文启事亚洲金融学会(http://www.asian-fa.org/)成立于2003年。董事会成员来自美国及亚太地区二十多所大学。亚洲金融学会办有两份SSCI源刊金融期刊,分别为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由Elsevier公司出版)和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由Wiley公司出版)。年会在亚太各地轮流举行并由当地一所大学作为主办单位,通常会有来自世界各地金融与经济学科的数百位专家学者

    2015年01期 No.256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